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选择,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国际教育,学校开设了遨游项目实验班,确立了“根植传统,融合国际,浸润生命,绽放未来”课程目标。遨游项目实验班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国际课程资源,与国家基础课程对接融合并深度整合。通过丰富的课程及活动,引领学生去感悟体会与探究,发展学生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份的理解认同,同时发展其国际理解及跨文化的融合能力。
“国际游学”则是遨游项目实验班学科课程群中“人文与社会学科群”的一项重要学习课程。
这不,3月11日,八年级的遨游学子们就迈向了英国伦敦,再一次打开国际游学的新征程。
对于亚太的中学遨游班来说,每年国际游学中最让人渴慕的就是入住当地的居民家庭和在当地的学校学习了。零距离式地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当地中学生的学习日常能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此次伦敦之旅也不例外!
【寄宿家庭篇】
经过近12个小时的漫长飞行,伦敦时间3月11日下午15时55分,孩子们带着雀跃的心情终于踏上了英格兰这块期盼已久的土地。当晚伦敦初春的密雨也没能浇灭孩子们激动的心情!从机场到达集散点后不多久,孩子们便分别被不同的寄宿家庭接走了,随队老师们本来还很担心孩子们会不会害怕,能不能适应,但是晚饭后接到的一张张合影,瞬间解除了大家的担忧,看来孩子们平时锻炼出来的适应能力名不虚传呢!
接下来几天的寄宿家庭生活,孩子们也都过得有滋有味!在随队老师们的鼓励下,孩子们完成了一次次的“跨文化交际”!从最初小心翼翼地沟通洗衣晾衣问题,到后来与寄宿家庭一起愉快地约定上下学接送时间、逛超市、包饺子、饭后闲聊、听音乐会等等。对孩子们来说还真的是经历了一次英语口语能力、不同文化感知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考验、大提升!
【校园学习篇】
Mon:最刻骨铭心的一天
3月12日,迎着蒙蒙细雨,研学团的师生一行人乘坐地铁到达了St Mary Magdalene Academy学校,孩子们正式开启了英伦研学模式。到校后的第一课——跟随Jennifer Buster老师了解校园布局和每个人的课表。
(第一天上学和课表展示)
看着复杂的校园平面图,全英文而且每一张都不一样的课表,听着Buster老师全英文地讲着陌生的走班学习模式和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孩子们的神情逐渐由期待变成了紧张,有的甚至开始焦躁、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扭衣角。孩子们在担心自己适应不了,害怕自己出丑,害怕找不到教室、洗手间,听不懂课堂内容,与学伴相处不好,吃不上中午饭等等问题。看着这一切,随队班主任告诉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中,紧张是人之常情,不能让紧张左右了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给自己试错和出丑的机会,实在不行,转身还有老师在!
近一个小时的入学第一课,孩子们终于在老师说完这句话后,慢慢趋于了平静,开始相互讨论起自己的课表,期待的神情又回到了他们的脸上,很快便跟着接待老师们各自寻找自己的教室和学伴去了……
(成功找到学伴)
Tue:平稳顺利的一天
随着孩子们和学伴的友好相处,入学第一天的紧张就随之销声匿迹了!雨过天晴,周二早上迎着和煦的阳光,伴着伦敦地铁的轰隆声,师生一行人开始了第二天的学习生活。
下午放学后,听着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分享着自己上的课程,讲着自己的小学伴,老师们知道,这一天他们过得还不错!
Wed:勇于超越的一天
经过前两天的适应阶段,第三天孩子们的表现可谓不俗!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和学霸学伴比赛做数学题的速度……最让人振奋的是:放学后,孩子们主动提及表演节目的事情,作为随队老师的我们,内心一阵“窃喜”!虽然出发前,关于才艺展示我们也做了预期,但实在没有想到孩子们会这么积极主动地自己要求表演!作为随队老师的我们,果断地鼓励学生自己去跟Buster老师申请、协商表演的时间。
经过协商,孩子们向Buster老师申请到了5分钟晨会时间,并向Buster老师表示要向全校学生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太极!
从第一天入校时的紧张不已,到第三天的积极主动、大方沟通,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
Thu:值得骄傲的一天
周四一大早,孩子们带着对太极表演的期待和信心搭上了通往学校的地铁。
不出所料,下午一放学,孩子们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向老师们描述太极表演在他们英国同学中引起的轰动了。
“我同学一个劲儿给我竖大拇指。”
“我同学以为是我表演的,一个劲儿夸我。”
“我学伴说咱们同学好厉害!”
“我同学下了晨会都问台上表演的是不是我!”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分享和他们兴奋的笑脸,就说明在这一个个小小的“文化交流者”的内心里,周四是值得骄傲的!
Fri:永远怀念的一天
仿佛一瞬间,在St Mary Magdalene Academy的五天插班生生活就接近了尾声。下午放学,校方为孩子们举行了欢送会。Buster老师为孩子们颁发了“毕业证书”,孩子们为学伴和负责老师们演唱了《青花瓷》、《大城大事》、《牵丝戏》等中文歌,赢得了学伴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在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用歌声表达了对学伴和老师们的满怀感激。
离别也总是避免不了伤感,最后一首《See You Again》,音乐响起,全场合唱,孩子们和学伴相互拥抱、依依不舍,合照上的一张张笑脸,一定会成为这段跨国友谊里最美好的回忆!
五天的插班学习生活,让孩子们感受了英国当地的中学生生活,领略了英国的校园文化,接触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课程,也收获了一段段跨国友谊。
当然,孩子们也展现出了高水准的中国当代中学生的风采,在St Mary Magdalene Academy学校孔子课堂任教的国内其他几所学校外派的几位汉语教师纷纷表示:“你们的学生真不错!”St Mary Magdalene Academy的学校领导也说,以前他们从来不接收超过20人的外国研学团,但亚太的学生实在是太棒了!未来只要是亚太的团,即使超过20人也无条件接收!这无疑是对孩子们、对学校的莫大肯定!
【校外学习篇】
结束了为期五天的校园学习生活,孩子们迎来了可以全方位体验英国风土人情的校外学习生活。
3月17日,上午温莎乐高乐园里,孩子们带着地图,自主拟定游玩路线,自主寻找餐厅点餐。下午Camden Town Market里,学习用英文购物,与店家“愉快地砍价”,收获了各自心仪的小商品。
3月18日,上午参观牛津大学,听牛津大学学生介绍各个学院概况,玩“破冰行动”小游戏与牛津学子融成一片,感受一流高校的魅力。下午比斯特购物村自主询价对比,精心为父母、朋友挑选礼物。
3月19日,皇家格林尼治博物馆里,跨越了地理课本上熟悉又陌生的“本初子午线”;海事博物馆讲解员全程英文的讲解,着实考验了一把孩子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孩子们互相担任翻译员,一起了解英国与中国海上贸易往来的历史。下午卡蒂萨克号帆船上品尝英式下午茶,体验英伦生活情调;泰晤士河游轮上载歌载舞,展现中国学生的开放与大气
行程的最后两天,各式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到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孩子们了解到了多种生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很多先进科技的发展史,欣赏了众多世界名画和珍贵文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厚重的文明和历史,有的孩子专门租用了博物馆里的英文讲解器,走心地度过了两天难忘的博物馆奇妙之旅!